在本次U19男篮世界杯的征程中,中国队迎来了与“非洲雄狮”喀麦隆队的对决,作为本次旅程的最后一个对手。经过四节激烈的角逐,中国队在最后关头虽然遭遇了张博源的违体犯规,给对手两罚一掷的机会,引发了不少球迷的紧张,但好在队伍顶住了压力,最终有惊无险地取得了收官战的胜利。这样的胜利也让中国队的战绩定格在了本次赛事的2胜5负,从小组赛的五连败到后来触底反弹,接连战胜约旦和喀麦隆,最终获得了本次U19男篮世界杯的第13名。
对于许多球迷来说,他们可能会疑惑,这支被认为拥有历史最强天赋的U19男篮为何取得这样的成绩单。纵观U19队史,第13名的成绩实际上算是男篮的正常发挥。自1983年参加西班牙男篮世青赛以来,中国队的成绩常年在第9名至第15名之间。虽然队史曾有过一次晋级8强的辉煌经历,那是在2013年,当时周琦领衔的队伍获得了第七名的好成绩,但最差战绩也曾在2019年出现,排名垫底。
从近年的表现来看,U19男篮的表现确实有所起伏。在杨瀚森的带领下,2023年取得了第10名的好成绩,让人一度对再次品尝八强的滋味抱有期待。然而,通过这七场比赛的观摩,我们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首先,技战术水平和战术素养的不足是显而易见的。这既与球员的能力有关,也与教练组的指导有关。在面对身体对抗较弱的对手时,队员们能够展现出不错的球技,但在身体对抗占优的其他比赛中,许多球员的表现就略显逊色。这也反映出我们在选拔球员时的思维模式需要更新,应多方位考核球员的能力。
其次,比赛习惯也是影响比赛结果的重要因素。篮板球的失利几乎在每场比赛中都出现,即使我们有如郇斯楠这样的内线明星球员,但如果全队没有形成良好的卡位和抢位习惯,那么优势也将无法转化为胜势。此外,教练在战术布置上的选择也值得商榷。联防战术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屡屡出现问题。
最后一点值得关注的是一号位的人选问题。朱正作为备受期待的球员,其能力和视野确实出众,但他在比赛中的出场时间和角色定位却让人感到迷茫。教练在使用他时似乎处于一种矛盾之中,这使得球队在关键时刻的战术选择变得困难。
尽管这次U19世界杯之旅的结果并不完美,但我们仍能从中学到一些宝贵的经验。小伙子们身上仍有许多潜力可挖,如果有更高水平的教练组来指导他们,或许会有不同的结局。加上杨瀚森在选秀大会上的成功和其他年轻球员的崛起,我们或许能在这一代球员身上看到男篮的复兴希望。让我们共同期待并支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