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苏超”的火爆成为了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但在东部的火热话题不止于此。千里之外的新疆喀什,国际级足球赛正以它的热浪席卷着每一个角落。
在喀什岳普湖县,第二届“喀什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次比赛汇聚了来自俄罗斯、中亚五国以及中国的青少年球员,将更多目光重新聚焦于这个西部边陲的城市。
在喀什,足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文化、一种氛围。每当比赛开始,酒店客满,球场人声鼎沸。这个曾经“远得很”的地方,如今已经近在咫尺。
喀什的足球氛围并非今日才有,而是历史积淀的产物。这座地处中国最西端、与多国接壤的城市,是新疆的“西大门”,也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汇的独特空间。据考证,早在百年前,英国领事馆就曾在喀什组织过足球比赛。如今,在喀什古城的小巷中,记者多次偶遇三三两两一起踢球的孩子,即使巷子狭窄,也丝毫不影响他们踢球的热情。
这种热情并非无源之水。喀什足球的发展得益于地区战略的支持。2023年底,喀什被列为国家首批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地区之一,并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喀什的目标是打造“足球之城”,这离不开三个关键点:一是人才培养,完善的青训体系是关键。为此,喀什规划了“1+2+12+12”的青训布局,从大学到小学,构建了完整的足球特长生升学通道。二是硬件设施,喀什地区有足球场1005块,其中学校场地889块,现有社会足球场全部开放,为足球运动的普及提供了基础。三是赛事体系,从村到县到地区,大大小小的足球比赛层出不穷。同时,喀什也提出了“5+X”模式的竞赛体系,以赛促训,推动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
如今的喀什,因为“喀什杯”而逐渐成为一张新的名片。这个年轻的赛事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成为喀什的一张新名片。而借助这个赛事,也带动了当地的旅游、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的消费增长。
然而,喀什足球仍有挑战和短板。比如专业青训师资的紧缺、赛事运营主要靠政府“兜底”、社会资本参与还在起步阶段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配套未完全形成等。不过好消息是,一些企业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联系出资赞助,政府也正尝试将赛事与旅游等产业相结合以扩大影响力。这些都在说明着一个地方借足球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决心和努力。
在喀什地区体育局局长阿布都加帕尔·米吉提看来,喀什足球的愿景不仅仅是走向全国和世界那么简单。未来还需要从硬件设施、师资力量、赛事IP、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入手为国足各级梯队输送更多优秀人才。在底子厚实、有想法和有行动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喀什足球的未来将更加光明和充满希望。
未来这条路还很长但方向已经明确只要方向对了脚步就能更快地前进。这条路不仅通向绿茵场更通向喀什的未来和更加美好的明天。